&esp;&esp;商鞅变法建立起的新贵族是实打实的军权集团,手里有兵的。这一下子就把旧贵族压下去了,旧贵怎么比?你跟带兵打仗的争利益?
&esp;&esp;总之,变法要拉拢人,而且要保证被拉拢的人拥有足够的权利支持自己。
&esp;&esp;推恩令就是这种风格。
&esp;&esp;虽然刘彻得罪了所有诸侯王,但是不要紧,他拉拢了诸侯王的其他儿子们。
&esp;&esp;本来各家就在争家产,有了皇帝的支持争起来就更理直气壮了。诸侯王哪有功夫去找皇帝的麻烦,自家的事情还处理不完呢。
&esp;&esp;这一招还顺带分化本来是一个战线的人,挑拨各家内斗。刘彻要是直接削藩,那就是和诸侯全家站在对立面了。
&esp;&esp;所以推恩令才会被称为“千古第一阳谋”。
&esp;&esp;扶苏放下盖子换了个东西玩:
&esp;&esp;“商君策扶持起来新贵族的这套在六国行不通,导致陛下用这一招只创造了一堆敌人,并没有拉拔起一个足够和旧贵抗衡的新势力。”
&esp;&esp;扶胥微微皱眉:
&esp;&esp;“若是按照商君的经验走,应当在六国旧地培养军功新贵,让他们掌握权力,镇压企图破坏新制度的旧贵族。”
&esp;&esp;扶苏慢悠悠地接口:
&esp;&esp;“然而,军功爵制走到尽头了。”
&esp;&esp;外头的土地在大家看来尽是不毛之地,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壤来培养新贵了。新贵没起来,旧贵却抓到了胡亥的机会造反,导致这一套没有成功就中道崩殂。
&esp;&esp;扶胥叹了口气:
&esp;&esp;“天下不是没有优渥的土地,而是离我大秦太远了。”
&esp;&esp;离得近的,气候过于湿热。气候合适的,又远在其他大陆。
&esp;&esp;这就很糟糕。
&esp;&esp;扶苏说道:
&esp;&esp;“还有一个法子,加封食邑,但是土地所有权不交出去。每年将出产的粮食送到新贵手里,依然给他们封爵。”
&esp;&esp;扶胥很快看出里头的问题:
&esp;&esp;“国库税收会减少。”
&esp;&esp;这是从大秦现有的赋税里分一部分出来供养新贵,而不是从外面抢地然后交给新贵自己派人去种。
&esp;&esp;扶苏眨了眨眼:
&esp;&esp;“所以可以把食邑定低一点。”
&esp;&esp;要扶持的新贵显然不是从旧贵里分化出来的,最佳方案是从落魄贵族里挑。最好是那种多年前就落魄的,跟他们大秦统一六国没关系。
&esp;&esp;这种落魄贵族对故国的感情不深,故国复不复国关他们什么事,他们只要自己能占便宜就行。
&esp;&esp;关键是,他们没那么贪婪。
&esp;&esp;旧贵族习惯了田产无数的日子,大秦不知道要出多少血才能拉拢过来。落魄的贵族之后却已经活得和平民没什么区别了,他们记不得祖上荣光,随便给点好处就很乐意帮大秦干活。
&esp;&esp;扶苏一向是资本家思想。
&esp;&esp;同样是打工者,一个要月薪百万才肯替你干活,还会挑剔百万只是最低水平,另一个你给他一万月薪他就已经非常惊喜了,选谁一目了然。
&esp;&esp;何况百万那个还惦记着被你收购的前一家公司,是前公司的大股东,动不动就想挖你的资产去重建前公司。
&esp;&esp;不像后者,只是前公司的底层职员,也没什么背景。你就是他最大的依仗,他必然要拥护你,除非前股东许诺他们更多的好处。
&esp;&esp;扶胥认同地点头:
&esp;&esp;“现在,这一批新崛起的人才有些已经投靠了旧贵族。大秦要和他们抢人,将这批人拉拢过来。”
&esp;&esp;扶苏诧异地看向阿兄:
&esp;&esp;“为什么要自降身份去把他们拉拢过来?”
&esp;&esp;扶胥:?
&esp;&esp;扶苏恨铁不成钢:
&esp;&esp;“阿兄,你现在已经是大秦之主了!你的思维方式要改一改,哪有皇帝天天想着拉拢人的?”
&esp;&esp;拉拢人只是为了降低损失才需要使用的怀柔手段,大部分情况下,皇帝又不用讨好谁,都是等着臣子来讨好自己的。
&esp;&es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