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将军敏锐地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esp;&esp;“王妃,可是封地里出了什么事?”
&esp;&esp;也不对,如果封地出问题了,王妃更不可能将孩子留下。
&esp;&esp;那就得是王妃发现了什么要紧的大事,需要亲自来向大王禀明。连传讯都不肯,定是生怕走漏了消息。
&esp;&esp;楚王妃微微点头:
&esp;&esp;“夜里停下休整时再与将军细说。”
&esp;&esp;入夜,车队在驿站休息。
&esp;&esp;楚王妃邀请了将军前来小叙,秦政父子已经在屋内等候了。
&esp;&esp;将军不解:
&esp;&esp;“这两位是?”
&esp;&esp;楚王妃简单介绍了一下秦政的身份,而后急切地说起了皇后的那些盘算。
&esp;&esp;将军皱眉:
&esp;&esp;“此事乃是先生一面之词,如何能确认真假?”
&esp;&esp;皇后一直颇受掣肘,之前是被杨氏打压得毫无反抗之力,如今又被汝南王欺压得只能避让三分,怎么看也不像是精于算计的模样。
&esp;&esp;楚王妃不这么想:
&esp;&esp;“先前消息闭塞时,先生便猜到了皇后还秘密召了汝南王进京,可见先生神机妙算,不可不信。”
&esp;&esp;将军仍是摇头:
&esp;&esp;“汝南王进京都许久了,或许是他从别处得到了消息呢?”
&esp;&esp;将军怀疑王妃是被人骗了。
&esp;&esp;他并不是很看得起女人,来之前又听说王妃可能是被汝南王的人假传消息骗来的。虽然现在知道并非如此,一切都是王妃自导自演的,可他心里已经烙下了王妃单纯好骗的初印象。
&esp;&esp;王妃一下子冷了脸。
&esp;&esp;她看出这位将军的轻蔑了,话不投机半句多,她懒得同此人废话。既然对方不信,那她也不说了,等去了京城直接和楚王说。
&esp;&esp;楚王妃便道算了:
&esp;&esp;“将军去休息吧,我不欲与你争辩。”
&esp;&esp;将军却有了别的想法:
&esp;&esp;“既然此事并非汝南王下黑手,可见王妃没有危险。大王原是担心您这次幸免于难,送回楚国后下次再被骗出来,汝南王可就不一定会手下留情了,才想送您入京。”
&esp;&esp;“可既然汝南王没有那等心思,不若末将还是送您回楚国吧。都城不如楚国安全,实在不是久留之地。”
&esp;&esp;楚王妃顿时讥讽他:
&esp;&esp;“你既觉得我被先生骗了,可见我还是好骗的。这次不是汝南王下手,焉知下一回汝南王会不会哄骗于我?按你的逻辑,我更该去京城被大王亲自盯着才好!”
&esp;&esp;将军被说得脸上讪讪,连道不敢:
&esp;&esp;“末将只是臣下,哪里敢笑话您呢?”
&esp;&esp;他是坚决不会承认自己认定楚王妃好骗的。
&esp;&esp;楚王妃冷哼一声没搭理他。
&esp;&esp;将军只好转移话题:
&esp;&esp;“方才只介绍了这位先生,不知他身边那年轻人又是?”
&esp;&esp;楚王妃原想实话实说。
&esp;&esp;可这将军不信先生,若她说先生出行还带孩子一起,将军更要觉得先生是骗子了。楚王妃却是知道的,这位小郎君也很有本事,不比夫君的那些门客差什么。
&esp;&esp;楚王妃干脆扯了个谎:
&esp;&esp;“那是我娘家侄儿,自小机敏。我一个妇道人家出行,身边不好没个男丁拿主意,便叫他一起来了。”
&esp;&esp;这年头十来岁的少年英才也不少,毕竟各大世家都热衷于对外营造自家有个神童天才。有些是沽名钓誉,有些却是当真可以独当一面的。
&esp;&esp;将军没有怀疑。
&esp;&esp;他是荆州其他地方的将领,不太了解楚国的情况。想着能给楚王当王妃的,定然出自世家大族,族中有个天才少年也合理。
&esp;&esp;不过比起楚王妃的说辞,他觉得这少年人跟来的更大可能是看楚王在朝中立了大功有了话语权,就想推一把娘家侄子。
&esp;&esp;如今正是好时候,把人带来都城,可以给他谋个一官半职。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