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9节(1 / 2)

&esp;&esp;老朱此举也算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esp;&esp;搬家就很简单了,用冯氏的话来说就是,新宅子是给陈景恪结婚用的。

&esp;&esp;他们夫妻平时还住在老宅子,只有逢年过节需要应酬,才会去新宅子住几天。

&esp;&esp;所以也不用怎么搬,带一些常用物品过去就可以了。

&esp;&esp;不过即便如此,陈景恪也办了一场乔迁宴,邀请了自己的一众好友。

&esp;&esp;就在他乔迁新居的时候,朝廷展开了接二连三的大动作。

&esp;&esp;引的朝野沸腾。

&esp;&esp;第117章 新钞问世惊群臣

&esp;&esp;朱元璋在同时做出了两个决定,允许盐商以宝钞直接购买盐引,期限为三个月。

&esp;&esp;百姓可以携带宝钞,去太子在应天辖区内兴建的一百座仓库,兑换物资。

&esp;&esp;没有期限,随时可以去兑换。

&esp;&esp;兑换的物资包括布匹、粮食、食盐、茶叶、铁器等生活用品。

&esp;&esp;这个命令一出,朝堂瞬间就炸锅了。

&esp;&esp;而且这次不只是文官反对,连武将一系也出来反对了。

&esp;&esp;文官反对,是因为大明的赋税,半数来自于盐税。

&esp;&esp;允许盐商以宝钞兑换盐引,相当于是一分盐税都不要了。

&esp;&esp;即便只有三个月,那也支撑不住啊。

&esp;&esp;这里有一个让朱元璋很尴尬的逻辑,那就是文官默认宝钞就是废纸一张。

&esp;&esp;收回来就是打水漂了。

&esp;&esp;虽然这确实是事实,可还是很伤人的。

&esp;&esp;武将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以往都是盐商将粮食运送到边关,朝廷给相应的盐引。

&esp;&esp;现在盐商直接用宝钞买盐引,边关粮食怎么办?

&esp;&esp;朱元璋自然早就有了准备,他先是出手摆平了武将。

&esp;&esp;“去岁朝廷就往边关调拨了大批军需,足够大军用两个月。”

&esp;&esp;“朝廷也会留出一部分盐引,分给边军运粮的盐商。”

&esp;&esp;“且三个月后盐政就会恢复旧制,不会影响到边军粮饷。”

&esp;&esp;一句话就将五军都督府的嘴巴给堵住了。

&esp;&esp;然后就是文官:“从去岁开始,太子就在青州开辟盐田。”

&esp;&esp;“本次所需食盐半数由该盐场出,另外半数由其余盐场出。”

&esp;&esp;“如此既能缓解朝廷财政压力,还能造福于万民,诸卿不会反对吧?”

&esp;&esp;“啊这……”曾泰等人哑口无言。

&esp;&esp;太子不知道从哪找来了晒盐法,征辟徭役在青州沿海区域,开垦盐田。

&esp;&esp;半年时间足足开出了万亩盐田。

&esp;&esp;为了保护这座盐场,还特意成立了一支五千人的水师,就驻扎在青州水域。

&esp;&esp;只是这座盐场有些神秘,直属太子管辖。

&esp;&esp;只见白花花的盐产出,却从未见一粒盐流出。

&esp;&esp;小道消息倒是很多,什么只要太阳晒一晒就有盐。

&esp;&esp;什么将粗盐洗一洗就出细盐了。

&esp;&esp;有些他们信,有些不信。

&esp;&esp;倒也不是没人试着提过此事,但都被皇帝给堵回去了。

&esp;&esp;然后就没有人再提此事。

&esp;&esp;但关于青州盐场的各种猜测,一直就没有断过。

&esp;&esp;此时众人才终于明白,皇帝和太子要做什么。

&esp;&esp;原来他们从去年开始,就在谋划宝钞之事了。

&esp;&esp;青州盐场、边关送粮,上百座遍及应天的仓库……

&esp;&esp;一切的一切,都为了今天。

&esp;&esp;众人不禁为,皇帝和太子的谋划之深,感到佩服。

&esp;&esp;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愤怒。

&esp;&esp;这么大的事情,你们不和群臣商议就算了,执行也越过我们?

&esp;&esp;还有没有把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