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当然,这只是逼迫吓唬李隆基。
&esp;&esp;这一刻,周围的高力士、陈玄礼、杨玉环,都心中紧张。
&esp;&esp;圣人的生死掌握在李瑄手中,生怕李瑄一怒之下,做出弑君的举动。
&esp;&esp;“你到底想要什么?”
&esp;&esp;李隆基猛然惊醒,他虽然怨恨李瑄夺取他的权力,但他不想死啊!
&esp;&esp;他还留恋神仙般的生活,他还想绝处逢生,寻找一丝重新翻身的机会。
&esp;&esp;“我要节制天下兵马,加天策上将,秦王,尚书令,由我来辅佐圣人,剿灭狼子野心,已称伪帝的安禄山。而后主持变革,重新缔造盛世!”
&esp;&esp;李瑄说出自己的目的。
&esp;&esp;节制天下兵马,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对李瑄来说已经够了。
&esp;&esp;奉天子之命,剿灭不臣。
&esp;&esp;大义先要站住。
&esp;&esp;天策上将,会使李瑄变得更有威严。
&esp;&esp;尚书令,重归六部权力,废除一部分臃肿的使职差遣,裁除亢汰,使李瑄把控中央到地方的政治体制。
&esp;&esp;秦王,亲王中最尊贵的爵位,只因为李世民曾担任过。
&esp;&esp;这给予李瑄再进一步的可能。
&esp;&esp;李瑄的这番话,让陈玄礼和高力士惊掉下巴。
&esp;&esp;怎么能这样呢?
&esp;&esp;这样天子还算什么?
&esp;&esp;“这不可能,自古节制兵权,归于天子;天策上将、尚书令之职,已然不设;秦王是亲王,只有皇帝的子嗣能够担任,且秦王之爵再被担任,是对太宗皇帝的亵渎。”
&esp;&esp;李隆基惶恐失色,言出他仅剩下的倔强。
&esp;&esp;乱世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皇帝失去节制兵马的权力,等同于傀儡。
&esp;&esp;而且李瑄的野心太大了,天策上将啊!
&esp;&esp;若他答应,迟早会出现小宗代替大宗。
&esp;&esp;李承乾的一脉,将再次站到权力的最中心。
&esp;&esp;“我说可以,就一定可以!”
&esp;&esp;李瑄扶在诸葛亮剑上,厉声说道。
&esp;&esp;他必须担任这些职务,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esp;&esp;最好是让李隆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诏书。
&esp;&esp;实在不行,李瑄会拿着传国玉玺,自己在诏书上盖章,令人“代圣人宣读”。
&esp;&esp;但这样是下策!
&esp;&esp;看李瑄严厉且发狠,李隆基十分错愕。
&esp;&esp;他不再站着,而是缓缓蹲在龙辇的边缘。
&esp;&esp;他腿软了,心虚了。
&esp;&esp;这是他曾经作为九五至尊的语气,生杀予夺,决定天下苍生的命运。
&esp;&esp;现在却在李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esp;&esp;是啊!
&esp;&esp;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了。
&esp;&esp;他只是为了苟延残喘的活着,站得那么高,又有什么用?
&esp;&esp;最后,李隆基直接瘫坐在车上,幸亏高力士扶着,才没有掉下去。
&esp;&esp;“李七郎,你腰间携带的是诸葛亮剑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就不能向诸葛亮学一学吗?”
&esp;&esp;陈玄礼看李瑄咄咄相逼,忍不住指责道。
&esp;&esp;“我本就是在效仿诸葛亮故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esp;&esp;李瑄向陈玄礼回答道。
&esp;&esp;“你这已经是篡逆,诸葛亮可未行篡逆之事?”
&esp;&esp;陈玄礼直言不讳。
&esp;&esp;一个小宗之人,万里叛变,挟持皇帝,想自封秦王、天策上将、尚书令,节制天下兵马,这绝对是篡逆。
&esp;&esp;“诸葛亮求兴复汉室,我求变革大唐。自三皇五帝传承至今,哪有不灭的朝代,气数已尽,就会被别姓取代。现在大唐有被取代的风险,自然和诸葛亮时期不一样。”
&esp;&esp;李瑄言辞凛凛地说道。
&esp;&esp;不要想用这个时代道德和大义去压制他。
&esp;&es
海棠情欲